知识就是力量

当前位置:首页 > 点子


名酒史就是茅台试验失败的“次品”。

2022-10-11

这几年,茂香酒的广告很多,看起来很红火。当我们看市场份额时,它与之前的没有太大区别。毕竟还有很多人不习惯“酱油味”。茅台酒的品牌很多,其中很多都和茅台酒有关,但有一个大品牌,可以说是上个世纪国家试图复制茅台酒留下的“残次品”。是真酒。

其实珍酒的质量还不错,只是味道和口感不如茅台。这并不影响那段历史在白酒发展史上的重要性,这也是今天茅台镇和珍酒的实力所在。

建国初期,茅台酒很“穷”。为了恢复生产,汾酒厂派人前往贵州茅台镇(当时也叫茅台村)帮助建厂。1958年,毛主席提出扩大茅台的生产能力,力争让全国老百姓用得起茅台。然而珍酒如何,实际情况并不令人满意。当时茅台酒厂的产能非常有限。每年只能生产200吨,扩建后仅达到627吨。

除了产能有限,当年的客观条件也存在先天不足。按照“5斤粮出1斤酒”的传统产量比例,酿造627吨酒需要627万斤粮食。如此大量的粮食在当时是一个天文数字。有多少人能吃?吃饭怎么样?

最后,由于种种原因,这个计划被暂时搁置,直到2003年这个目标才实现。

周恩来总理喜欢喝酒,但他很少为工作喝酒。长征途中,参观茅台村,周总理一口气喝了27杯茅台。1974年,周总理把毛主席“一万吨”的宏伟构想提上了实施议程。几次会议后,他提出了一个计划并开始实施。这个计划的总体思路是利用茅台镇原有的团队,与一批葡萄酒大师和品酒专家合作,在茅台镇外建厂,生产茅台酒。

1975年“异地生产试验”讲习班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出城做实验这么麻烦?当时,国家扩大白酒产能的计划,不仅是茅台,还有汾酒、泸州老窖等名酒,以探寻名酒品质优良、口感独特的秘密。 . 但是直到今天,我们还没有能够彻底研究它。我们只知道所用的原料和微生物菌群对白酒的口感和香气起着重要的作用。

1975年,贵州茅台在贵州遵义的狮子铺(又称狮子铺)进行了易地生产试验。当时,茅台调来了28名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由当时的“首席酒师”张志云先生率领。参与实验的白酒界高手也不少。比如鉴定会的专家中,就有“中国白酒大师”周恒刚先生。

品尝者正在品尝所生产的测试产品

这些人在石室堡的酒厂里不断试验、生产、品尝,试图破解茅台的酿造密码,但项目最终失败,研究人员无法重现原汁原味的茅台酒,最后留下了一个相当经典的“广告标语” :“出茅台镇,茅台酒酿不出来”,茅台镇和它的酒气,应该感谢那些人当年的努力。

既然茅台不能酿,但经营已久的酒厂又不能弃之不顾,于是便诞生了稀有酒。依托这段历史,再加上珍酒本身与茅台酒厂的关系,珍酒的发展是一条捷径,天生就有很大的优势。

当人们去买酒,看着柜台上的茅台酒,又脱不掉的时候,旁边有人说:“我们稀有的酒是茅台酒厂的老师傅留下的,还有大量的做实验的专家。从质量上来说,味道和茅台最相似。” 这组话一定是动心了,这销量不就开了吗?

如今,全球市场上的茅台香型酒大部分产自贵州,但不到全国茅台香型酒总销量的三分之一。虽然各大酱香酒厂一直在说工艺复杂,酿酒环境要求很高,一再炒作,但茅台香酒的讨论度很高,销量大增,价格上涨。起来了。

但茅台香酒的味道怎么这么容易做出来呢?前段时间老胡也看到安酒被列入黑名单,酒中甜蜜素含量超标珍酒如何,啧啧啧,酒友们买酒前请多看新闻。